第691章 我们打个赌好了(2 / 2)

这剧本不太对啊……

怎么这位化学火箭领域的大牛,也跟着支持起这家伙的观点了?

然而,同样在听着这句话的陆舟,却是没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因为比起台下的其他人,他能清晰的看见老人的双眼。

而那瞳孔中,明显以怀疑居多。

果然,在停顿了片刻之后,老先生话锋忽然一转,开口说道。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所提出的电推进系统真的将改变整个航天事业的面貌,但我认为不是现在。”

陆舟:“哦?为什么?”

老先生笑了笑,开口说道:“任何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技术的诞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展成熟的。就好像量子计算机,明明已经存在了,但我们仍然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改进传统超级计算机身上,这并不是因为量子计算机不好,而是它不够好……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不等陆舟开口,老先生继续说道:“现在采用电推进技术还为时尚早,我们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化学火箭上,先完成载人登月的第一步,然后再尝试所谓发展上限更高的新技术。如果现在就采用你所说的电推进技术,我们就得承担所有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一切风险,你能保证你这套电推进系统真的就那么可靠吗?如果出现了意外,就算我们等得起,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等得起吗?”

老先生的这句话,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虽说陆舟挂名登月工程总顾问,但毕竟没有把实权握在手上。而且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可控聚变的大牛到了航天领域来,话语权未必就比一个新人高太多,至少在绝大多数从业者心里是如此的。

而在化学动力火箭这个领域……

明显还是这位老先生更有威望一些。

不过陆舟对此倒是相当的坦然。

不被看好很正常。

毕竟对于研究了一辈子电化学火箭的人来说,不但太过匪夷所思,于情于理也难以接受。

事实上,从残骸三号上回收到霍尔推进单元的结构图时,陆舟对这玩意儿是否真的能够将航天飞机从地表推上近地轨道充满了怀疑,毕竟按照已经公开的消息来看,即便是nasa最强的电推进系统,也不过是能举起一个鸡蛋。

然而,在完成了对霍尔推进单元的组装以及相关的测试之后,他心中所有的疑虑都随之消散了。

不敢相信,仅仅只是基于常识做出的论断。

而科技的发展,本身便是对过往常识的颠覆的过程。

陆舟相信,在看到了那惊人的一幕之后,他们自然会理解自己当时所产生的震撼。

甚至,不需要多费口舌去说明。

面对着那位袁总工程师的质疑,陆舟耸了耸肩,没什么表情变化地说道。

“只要我能证明,这套电推进系统能将50吨的荷载送上近地轨道就好了吧。”

袁院士不气反笑说。

“你要是真能做到,我就把这保温杯给吃下去。”

“那就不必了,”陆舟笑了笑,叹了口气说,“凡是对我说过这句话的人,没一个兑现过自己的诺言。”

眼看着会议的话题已经跑到了保温杯上,主持会议的李局长顿时一脸头疼地咳嗽了一声,打圆场道。

“大家友好讨论……今天主要是公布标书,具体采用哪种技术路线,还是得看各位的投标材料。而我们科工局这边,也会航天局等其他部门进行研究,参考各单位的报价和技术参数,选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

其实李局长也很为难。

电推进系统虽然好,但出于情理上,他还是更倾向于选择航天集团的化学火箭发射方案。

这并非是出于对新技术的排斥,而仅仅是出于实用性的考虑。

毕竟,航天向来都是和国防挂钩的,国家之所以肯在火箭上花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升的不仅仅是航天实力本身,更能够强化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力。

电推进系统再强,受到工质质量极限的影响,推力终究还是比不上化学引擎。即便在较长的距离尺度上拥有更大的优势,但弹道导弹是用不上这种优势的。

更何况,他们也不可能把可控聚变装置放在导弹上扔出去。

可控聚变小型化技术重要不假,但电推进技术是否同样重要?

或许未来是,但现在未必就是……

看到李局长脸上的表情,陆舟大致变猜到,科工局多半是不舍得在电推进技术上投钱了,只是碍于自己的面子不方便表态。

其实陆舟也不是很在意其他人是否看好自己的研究,但奈何钱在意啊……

这可是上百亿的经费啊……

就算没有把几年的积蓄拿去换成东亚电力的股票,这也不是陆舟靠自己就能负担的起的。

该怎么办?

站在台上思忖了片刻,陆舟忽然心中一动,抬头看向了那位满脸笑容的袁院士,开口说道。

“这样吧。”

“既然你这么自信,笃定我做不到的话,我们就打个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