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2 / 2)

力荐河山 退戈 2282 字 17天前

几位老臣现在哪里还敢说话?

闭口不言。

“谢某被弹劾后仍不知收敛。太子刚正不阿,法不容情,与谢氏渐生嫌隙。谢氏以省亲为由,回家探视。试问,以当时形势,太子有何理由,要与谢氏谋逆?谢氏族人供词,又岂能取信?”

方拭非道:“谢氏族人于江南起兵,太子却身在京城,哪有这样的道理?”

顾登恒手指发白,掐着她的肩膀喝道:“朕问你证据何在!”

方拭非:“当时几名掌船的船手身份名册皆被修改调换,而后潜入江南隐姓埋名。他们根本不什么亡命之徒,不过是普通的水上船手。凶手偏有这本事能瞒天过海,生生斩断所有证据。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凶手为人残暴,多年虽过,留下活口依旧心中难安。如今自己失势,正巧转至扬州,索性斩草除根,便将几名船手及其后人一一找出并灭口。”

“胡老二,即胡尚之子,满门遇害,逃难至京,向臣求救。”方拭非指向刑部尚书道,“几宗灭门案卷皆在刑部!”

众人齐齐调转视角看去。

王声远更是瞪大眼睛,露出欣赏意味。

胆子真大啊这位同僚!

刑部尚书嘴唇微张,脸色冰寒。

方拭非昨晚查出来了?

这不可能。他只进过一次刑部,而昨夜翻出的卷宗里,根本没有所谓的灭门惨案。

他或许根本不知道刑部有没有这样的卷宗。现在是在唬诈。

他心中确信有,那只要陛下信了,再去翻查出来就是证据。

然刑部尚书也不能确定究竟是不是真的有,更怕方拭非如今置之度外,无所顾忌,将自己私下放他进刑部看卷宗的事给抖落出来,不敢直言反驳。

眼见众人眼神已经带上了莫名的意味,分明将他与方拭非看做一伙,周刚正忙撇清道:“臣不知!”

方拭非:“一查便知!胡老二自知死路难逃,已将事情原委尽数告知于我。”

顾登恒:“他人何在?”

“胡老二已死。为凶手派人所杀。死的人越多,证据也越多。”方拭非说,“臣有人证。”

顾登恒背身挥手。

内侍喊道:“传人证。”

屋内箭拔弩张,夫妇二人被提进来,见到这形势,一时吓得站不稳腿,“噗通”一声,在门口就给跪下了。

两名千牛卫上前,左右抓住他二人胳膊,直接将人提到中间,而后沉默退下。

顾登恒哼着粗气,面向墙面背对着他们,看似没有开口审问的心情。只能御史公上前,代为询问。

御史公在心中梳理了一遍案情,斟酌片刻,问道:“你二人可认识胡老二?”

“不熟!”男人颤颤巍巍地快速抢答道,“实在是家父嘱托,所以才答应让他暂住两日而已!可他从何处”

御史公说:“只管答我问的之事,无须添加细枝末节。”

男人歉意地低下头。

御史公继续问:“你二人可知胡老二是被何人杀害?”

“没、没有,那就是我们猜的。”男人说,“我们压根儿没看见他被人杀了,只是他忽然消失,杳无踪迹。”

御史公:“方御史?胡老二的尸身何在?”

“没有尸身。”方拭非说,“死不见尸,已被对方处置。”

御史公抿了下唇角,转身回话道:“陛下。即无尸首,便无证据。即便真如方御史所说,胡老二为人迫害匆忙来京,那也可能是为了保全性命,所以暂时躲藏。仅凭方御史一面之词,难以推出他方才所述结论。”

顾登恒道:“继续说!”

御史公点头。

第129章

“其次是关于刑部卷宗一事。”御史公说, “先不说刑部是否真有类似案件, 还需周尚书回去查证。可臣听方御史方才所言, 有几点奇怪之处。几名船手的名册皆被做过手脚, 做成了亡命之徒的来历。也就是说几人真名并不在族中记载,几家灭门惨案的刑部卷宗里, 也就不可能会出现几人的名字。那除却姓氏相同, 方御史如何能证明,死者就是几名船手的后人呢?”

顾登恒从嘴里挤出几个字:“方拭非!你还有何话好说?”

“臣对方才的证词的确没什么好说的。”方拭非说,“他二人怎么可能认得三殿下及其手下侠客?若是认得,才叫人奇怪。”

顾登恒:“那你叫他二人前来是做什么?你是要戏耍朕吗?!”

方拭非说:“我来问。”

她站了起来, 侍卫按住武器,集体转身,将目光聚在她身上。

方拭非走到男人面前,男人畏惧地不敢抬头,只求饶道:“我不知道的事情,就是真的不知道啊。小民之是普通百姓……您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方拭非问:“大哥,请问你父亲是谁?”

“我父亲?”男人抬起头, “孙焕?”

方拭非:“你可认识孙尤为,或是听过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