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卫宁击节赞道:“看起来幕府还是有明白人的,请继续说下去。”
“听说上国正欲集中力量驱逐北方的满清,想来上国也不可能把数万精兵一直留在日本。”织田信春见到戈卫宁附和自己的观点,顿时有了更大的信心。“当然,也许这几万兵马对上国来说可有可无,但能集中力量总比分散力量要好,所谓算多胜算少败也正是这一道理。”
戈卫宁点头道:“却是如此,一旦消灭了幕府主力,剩下的仗还是要日本国内制剂解决的。”
织田信春立刻顺势问道:“上国大人,不知道若是幕府保守关东坐视近畿、西国变化,上国大军如何消灭幕府的主力?倘若只是由朝廷组织军队东征幕府,日本的战事又将持续到几日才能结束?战事若是迟迟不决,上国只怕不仅不能从日本收取赔款、销售货物,反而还要加大给予天皇一方的支援,这样真符合上国的利益吗?”
戈卫宁大笑道:“好一张利嘴,只是阁下是不是漏算了一点?”
作为好说客的织田信春显然对戈卫宁的反应早有预判,因此他不温不火的应道:“在下知道上国大军可以直指江户,但一来,幕府在江户颇多经营,上国大军即便能攻克江户,想必也要比前次付出更多乃至十倍的代价,这二来嘛,朝廷的根基浅薄,一旦上国大军离去,只怕不用幕府在外用力,内部争权夺利之下,就有野心勃勃之辈搞什么毛利幕府、细川幕府了,这岂不是让上国的一番心思化为乌有吗?”
织田信春这番话显然是有几重意思在里面的。
首先,他确认江户是挡不住夏军的攻击的,但是德川家完蛋了,有一大帮子人要跟着倒霉,在同仇敌忾的情况下,这些人绝对会拼命的,而一旦拼命的话,夏军这边必然有大的伤亡;其次,织田信春强调日本的传统是武家治理天下,并因此认为朝廷再兴势必不会长久,日本迟早还会陷入内乱,与其等着出现一个武力实现的新幕府,不如让德川幕府继续维持下去;最后织田还责问戈卫宁,若是一定坚持朝廷取代幕府,导致日后日本政局出现反复,华夏费尽心机却落了一场空的话,责任在谁?
戈卫宁却看似固执己见的回应道:“织田大人,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了。”
这也是事实,关西已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别的不说,从从忠于幕府的亲藩、谱代大名手中摄取的领地已经分配掉了,又怎么可能老老实实的归还原主?再说了,反幕的力量已经站在前台了,难不成还等着幕府缓过手来一一整肃不成?
所以戈卫宁代表华夏朝廷向幕府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实现公武合体。”
华夏主张的公武合体有几个内容:其一,是将军驻地从江户迁回平安京;其二,将军以右大臣的身份与关白、左大臣共同处理国政;其三,将军的天领由朝廷直接管理,将军保留其中四分之一作为领地;其四,左、右大臣、征夷大将军、关白以下官位官职的授予权收回天皇朝廷所有,但将军和关白有权提名候任人选,也有权否决对方的提名;其五,僧官和寺院、神官和神社的管理权也收归天皇朝廷;其六,保证各藩的现状,受到损失的幕府谱代、亲藩可以从天领中获得补偿;其七,在地方设置管领以安置强力大名,并在中央设立参议,以邀请各地诸侯一起议政。
除了公武合体之外,华夏还有第二个建议:“东西分治。”
所谓东西分治即以如今双方的实际控制线为界,东部依旧有幕府控制,实行藩幕体制,至于西部则由天皇朝廷管理,实行朝廷—藩的两级体制,进而完成所谓的王政复古。
“公武合体”的好处是日本保持统一,继续执行两元政治,只是幕府的权利受到缩减,将军的地位被虚化,德川家康时代制定的针对天皇、朝廷、寺社、武家的三个法度完全废止;而“东西分治”虽然保持了幕府在日本东部的权威,但意味着日本从此走向分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保持日本完整的市场的华夏其实更倾向于“公武合体”,如此既可以给各方一个交代也便于日后操纵日本朝局以确保华夏在日本的最高利益。
不过织田信春却被戈卫宁的两个建议吓坏了:“这,这是不是太过苛刻了。”
“苛刻?没有把德川家连根拔起,本朝已经够宽容的了。”戈卫宁似笑非笑的看着织田信春言到。“再说了,织田大人此来议和真是代表幕府代表将军本人的意思吗?”
织田信春一滞:“上国大人,何处此言,在下不是代表幕府代表将军,又能代表谁呢?”
“那么就请织田大人出示幕府的授权文书吧。”戈卫宁嘴角挂着一丝讥讽的笑容。“经过上次议和,幕府不要说到现在还不知道规矩吧。”
织田信春是参加过上次夏日谈判的,自然知道所谓的规矩,但他却拿不出幕府的证明来,只好抵赖道:“只是私下接触,并非正式谈判,在下又如何有所谓的授权文书。”
戈卫宁只是冷笑,好半天,信春最终承认道:“好吧,在下说实话,这次接触是水户黄门殿私下主张的,然而贵方的条件如此之苛刻,显然是无法说服幕府上下接受的。”
戈卫宁阴森森的挑唆道:“想来只要下面重臣取得一致,就算是将军也不能否决吧。”
“下克上?”信春似乎想到了什么,浑身发抖。“上国是要彻底毁了幕府的基业吗?”
日本百年无事,时人很难想象战国时代子杀父、臣弑君的惨烈,不过作为织田氏的子孙,家学渊源的信春当然知道历史上那血腥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