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1 / 2)

戏凰 金波滟滟 2123 字 22天前

那日郑安与冯律出了京城便一路疾驰去了西北,凭借皇上的宝剑调动赵无敌手下数万兵马直奔青州北部,此时皇上已经被匈奴人与牛通合力围在青州、幽州交界处的一座小城里,于是冯律带人闯营进城送信,两军内外夹击打退匈奴人和牛通。经此一战,牛通遁入大漠,而皇上亦带兵回朝。

素波就小心惭翼翼地问:“前朝的那位皇子呢?”其实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次反叛是牛通主谋的,是以并没有人真正用那位皇子在青州登基的名号称呼反叛,所以关心那位皇子的人也并不多,但是素波知道薛清会惦记,便替她问了,因为薛清永远也不可能说出来。

郑安显然不知道胶东王妃的女官正是十年前与那位皇子定亲的女子,便轻轻地一挥手道:“伪帝及伪朝廷大臣们都已被大军踏为齑粉了!”其实,当时皇上在自己所带援军的配合下的确击退匈奴人和牛通的包围,但并没有取得真正的优势,当然匈奴人和牛通也一样没有得胜,双方也都明白再打下去各自都会有难以接受的损失,因此分别引兵退走。至于伪帝,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逃走了,更不清楚他逃到了哪里,不过皇上班师回朝时已经宣布他死于乱军之中了,为的就是避免将来风云再起。

原来那个皇子已经死了,这个结果并不意外。真不知道这对薛清是好还是坏,因为她从不知薛清是不是还喜欢那个人,素波瞥了一眼看立一旁的薛清,见她虽然面无血色,可却依旧站得直直的,心里只能一叹,不管怎么样,她应该死心了。

这时胶东王又问起了京城之事,原来自他们逃离后那里也乱成了一团:儒生们关闭了太学和文澜阁,不许外人进入,保护胶东王太傅、太学里的博士;严正及一部分官员查明那桩命案与颖川王府有关,从此罢朝;郑守谨带着含元殿内侍封闭了含元殿门;至于京城里市面萧条,谣言满天,人心惶惶就更一时说不完。

不过呢,当素波进城之后却没有觉出什么异样,守在城门的兵士并没有增加,通往皇宫的路旁依旧繁华,素波就向同乘的郑安道:“看起来形势并没有中常侍说的那样严重吧。”

“其实形势更糟,”郑安摇了摇头,“但是皇上昨天进城了!”

素波就赞了一声,“父皇还真是一根定海神针呢!”话里有真正的感谢,毕竟唯有皇上回来才解救了胶东王府诸人,但也有些夸张,如果皇上果然天纵英明,胶东王和自己也不至于受到如此的磨难了。

第146章 还没死呢

郑安从年少时就追随皇上, 崇拜皇上, 一辈子心中唯有皇上。此时听了胶东王妃“定海神针”比喻觉得的确一点也不错, 不由得道:“不管是谁,有什么诡计,在皇上面前只能土崩瓦解!”

但转眼见胶东王和王妃两个玉人穿着带了污渍的衣裳, 随便用布条系着头发, 心里不由一动,难不成胶东王妃在暗示皇上并没有那样强大?

事实上皇上果真不是强大到无所不能。

先前的失败不提,这一次皇上在被困时其实受了很严重的箭伤, 至今伤口尚未愈合,只是为了朝局稳定不得不瞒着天下人而已。

郑安就细细打量胶东王妃,她身上穿着一件勉强能看出天蓝底色的便装,颇有些狼狈, 但好在秀丽的容颜却没有因为破烂的衣裳失去光彩,嘴角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什么时候最简单天真的胶东王妃也有了心机?

应该就在这一次的蒙难吧。

身为皇子妃, 在府里养病时被皇后下令招到宫里, 然后逃出京城被追拿,藏身山洞十几日,她不可能再单纯了。恐怕很快,她也会像胶东王一样恨皇上了——说不定现在已经恨了。

但, 皇上也是无奈的。

从皇上带着大家杀了县令抢了粮仓起, 他就没有任何退路了,只能一路向前,在向前的路上, 他多少次差一点就走不下去了,但最终得到了天下。但有得便有失,皇上就失去了静妃还有好多人。

与皇上一样,郑安亦是在年少时便知道静妃的,那时他心里也是悄悄喜欢陆家的这位小姐——他们的小伙伴们差不多都喜欢她。但在知道皇上喜欢陆小姐之后,郑安就放下自己的梦想,他尽了全力帮着皇上娶到了陆小姐,看着他们琴瑟和鸣。

后来,郑安随着皇上到了青州,听到青州邓将军非但收留了皇上,还愿意把女儿嫁给皇上时他也是高兴的,一样尽力帮着皇上办了与邓小姐成亲的喜事,看着他们夫妻恩爱。

接着就是皇上成就大业,立皇后,立太子,可静妃的两个儿子却陆续病故了……

郑安不知什么时候生了疑心,他第一次瞒着皇上,按静妃临终前的恳求把胶东王送出皇宫,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直亏欠静妃。

皇上一定也觉得亏欠静妃,亏欠胶东王。可能皇上也起过疑心,更可能的是自己从来没有瞒得过皇上,一切都是皇上默许的吧。

但是他身为帝王又能如何?就算是将千秋宫翻过来查个水落石出,那又有什么用?静妃和那两个皇子都不可能重新活过来了。就如当年皇上他不能不顾天下只与静妃相守度日一般,如今皇上亦不能废了册立十几年的皇后和太子!

当年的青州之事犹在眼前,当年的誓言犹在耳边,皇上对皇后对邓家有承诺,也有情谊。

如今皇上能做的只有尽力补偿胶东王,可是胶东王从来都不会领情,现在又加上了一个胶东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