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aa办公大厦出来之后, 伊芙直接就将所有不好的情绪从脑袋里面清空。
她必须要从好莱坞这个名利场漩涡中暂时抽身离开,如果在剧组拍戏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思维,那对于表演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尽管《恋恋笔记本》是一部浪漫爱情电影, 但并不意味着男女主角在里面都是花瓶。
恰恰相反,伊芙跟克里斯蒂安-贝尔都是演技型选手,临场发挥有足够化学反应的话就可以让影片冲出类型的限制。
事实上, 爱情电影是好莱坞演技奖项提名里面的大户。
每年都有演员通过在这类型电影中的精彩表演拿到奥斯卡提名甚至奖项,让演员一飞冲天,既享受到商业片的影响力, 又拿到专业奖项的认可。
比如茱莉亚-罗伯茨的爆红之作《风月俏佳人》成本才1400万美元,全球狂揽4.6亿美元票房, 罗伯茨在电影里面的精湛演技也让她拿到了第二个奥斯卡影后提名。
现在人们对浪漫爱情电影的喜欢正在逐渐衰退,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比如女性越来越独立自强,开始忙碌于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沉溺在家庭以及浪漫爱情的幻想中;或者是没有了足够影响力的演员能吸引观众们进入电影院,大家都觉得爱情电影不怎么新鲜, 就算有兴趣也是等dvd发行。还有就是现在好莱坞对大圆满结局的过度追捧, 很少出现悲剧结尾。
学习戏剧的人或许很清楚, 悲剧其实更让人印象深刻, 更让人感同身受。
好莱坞专业人士就一直在分析,如今梅格瑞恩已经扛不起票房,茱莉亚-罗伯茨已经厌倦了小妞电影打算转行,那么谁能撑起爱情电影的一片天?这类型电影的鼻祖就是奥黛丽-赫本那部经典爱情片《蒂凡尼的早餐》,而后不断发展。
女演员们几乎都是通过小妞电影出道大火,被人广泛熟知之后再转战其余类型影片。
如今中坚力量不断转型, 就剩下新生代开始接班, 于是好莱坞的几个年轻女演员就被广泛提及。
最先冒头的要属卡梅隆-迪亚茨了, 她在《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中跟茱莉亚-罗伯茨对戏,成功交接到了浪漫甜心的称号,随后一部《我为玛丽狂》票房大爆,正式成为美国甜心。
接着便是德鲁-巴里摩尔从童星悄然转型,浴火重生一般浪子回头。
桑德拉-布洛克成名多年,在当年跟基努-里维斯合作的《生死时速》攀上高峰之后,就迅速在《二见钟情》里成为了全民甜心,但随后星路开始浮浮沉沉,大家都以为她要跟一线说再见的时候,今年一部《选美俏卧底》总算华丽回归。
伊芙原本并不是在小妞电影的行列中,可她去年圣诞节档期上映的那部《律政俏佳人》却是将小妞电影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升级,不仅仅是谈情说爱了,更多的是励志,变成了女性励志片,让小妞电影的范畴更广了一些!
就像好莱坞权威媒体《帝国》杂志盘点的影史最佳小妞电影top10当中,《律政俏佳人》高居第三,排在它前面的就只有《蒂凡尼的早餐》、《当哈利遇见莎莉》两部电影,就连《风月俏佳人》都只能排在第四,什么《天生一对》、《我最好朋友的婚礼》、《西雅图夜未眠》都在后面。
其实伊芙的形象并不是标准的甜心,没有那种甜到发腻的感觉,而是有种薄荷糖的感觉,能给人带来清新的味道。
并不是任何一个美女都能称为美国甜心,伊芙气质跟造型就很百变,既可以演出甜心傻大姐的气质,也可以摇身一变称为性-感火辣的美人,还可以驾驭女王类型角色。
最重要是演技、样貌、气质都并存,不管什么类型都合适。
可以说她的出现让好莱坞的制片厂们看到了浪漫爱情电影的更多可能性!
浪漫爱情片又被称之为小妞电影,专门针对女性观众而制作的电影,男性观众的占比远远小于女性。
这样细分观众群体其实没有毛病,比如战争大片主打就是男性市场,漫改电影主打青少年市场。并不是说爱情电影就全是女性,战争片就没有女观众,只是没有那么大的数值占比。
可好莱坞明明划分出来了市场,却又不相信女性观众的人数能有男性观众多。
所以一些战争片通常都是大成本电影,而浪漫爱情片几乎都是中低成本影片。
后世的《暮光之城》《饥饿游戏》可能就要教好莱坞片商们如何做人,看别人是怎么拿高成本换取更高票房的。
仅仅是谈恋爱肯定有局限,有时候要加入各种各样的元素,让观众产生新鲜感跟好奇。
比如爱情+时空穿越=《时空恋旅人》、《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穿越时空爱上你》,爱情+歌舞=《妈妈咪呀》《爱乐之城》,爱情+奇幻=《暮光之城》,爱情+时尚+励志=《穿普拉达的女王》,爱情+皇室=《麻雀变王妃》、《公主日记》等等。
伊芙虽然知道这些片名跟内容,但主要剧情却不清楚,同时也不想去将这些内容写出来,而是打算采用购买版权的方式进行。
有原著小说就买原著小说,没有小说就买剧本,反正不要有法律上面的纠纷跟道德上面的问题。
如果自己将故事大纲写出来,结果别人的剧本也已经写出来,那要是撞车的话,肯定会闹上法庭,对自己非常不利。
买版权花费不了太多钱,自己拍戏就赚到了那么多钱,没必要去抢别人的饭碗。
正当伊芙开车抵达贝弗利山庄的时候,突然看见街旁的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伦敦西区新剧《妈妈咪呀》正式登陆北美,洛杉矶芝加哥限时巡演!”
“破伦敦剧院票房纪录,《妈妈咪呀》即将登陆百老汇冬日花园剧院!”
“全新音乐剧,引爆伦敦西区,abba音乐完美融合,不容错过的视听盛宴!”
“贝弗利山庄萨班剧院全美首演,1月8日晚七点震撼开幕,购票地址……”
正在等红绿灯的伊芙直接就被这些广告吸引住了,就连前方的交通指示灯变绿都没有反应,目光一直都在广告牌上面看个不停。
这部音乐剧才刚刚登陆美国?
后世评价能够跟《音乐之声》相提并论的音乐剧,席卷全球各个剧院的音乐剧竟然在此时才刚刚诞生!
“嘟嘟”
“嘟嘟”
红绿灯后面的几辆车驾驶员看见其余车道都已经开始动了,可自己这边竟然毫无动静,只能按喇叭鸣笛。
伊芙听见刺耳的鸣笛声之后终于想起来,她立即回神,看见前方的指示灯立即起步,朝自己家里开去。
她回到家之后,顾不得感慨家中冷冷清清的模样,而是飞快跑到电脑前面查询《妈妈咪呀》音乐剧的相关情况。
然而网络上面关于它的消息屈指可数,只是伦敦那边有报道说音乐剧版的《妈妈咪呀》在前年,也就是1999年的时候在伦敦爱德华王子剧院首演。
但是一直到2000年5月的时候才正式在皇家亚历山大剧院收费公演,此后每个星期一的晚上都观众爆满。
可英国戏剧在美国拥有一定的文化隔膜,筹备了很久之后,原班人马才抵达洛杉矶,准备在美国巡演,然后带着美国观众的意见修改之后才会在今年下半年踏入百老汇,被挑剔的剧评家跟观众们检查。
这部戏剧之所以选择在贝弗利山庄的剧院进行北美首演,可能就是因为贝弗利山庄这边的观众消费水平高,欣赏能力强,同时又不是影评人剧评人集中地,并且还能让社会名流为音乐剧做宣传。
贝弗利山庄最多的就是明星,虽然用明星效应来宣传音乐剧在某些人看起来比较low,但效果绝对出类拔萃,带动力非常强。
伊芙认真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她自己当年跟风去看过中文版的《妈妈咪呀》音乐剧,就这还被剧迷朋友鄙视了,说中文版根本就没有英文版的韵味。
不过剧情跟歌曲倒是听得很舒服,讲诉的故事也非常狗血。
希腊在地中海有一座风景优美的小道,中年女子多娜跟女儿苏菲还有女儿的未婚夫在这里开了一个小的旅店,专门供游客临时居住。
可是苏菲跟未婚夫即将举行婚礼,然而在婚礼之前,苏菲一直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父亲牵着自己的手走出来,将自己送到未婚夫面前。
不过母亲多娜一直都没有透露过自己父亲的身份,从小到大都一直保密,根本不知道父亲是谁。于是苏菲偷偷看了母亲的信,结果发现竟然有三个男人都可能是自己的父亲。
嫌疑人一号山姆是一名商人,嫌疑人二号比尔是探险家,嫌疑人三号是一名银行家。
二十年前的多娜跟这三位男士都有过一段感情,因此并不能确定谁才是真正的父亲。于是苏菲在闺蜜们的帮助下,以扩大旅店生意为理由,给这三位男士都发了邀请函,让他们上岛来看看。
于是修罗场就这样出现了!
母亲多娜几乎要同时见到自己的三位前男友,这时候她也慌了,因为多娜自己都不知道苏菲的生父是谁。
时间线这边是女儿寻找父亲,那边则是多娜跟前男友们回忆过去的爱恨情仇。
好在那三位男士都很善良,表示不管苏菲是不是自己亲生的,都愿意成为她的父亲。
在整出戏当中,洋溢着亲情爱情还有友情,甚至还有众多爆笑情节。最重要的是片名还有音乐剧里面的歌曲全都是著名组合abba的金曲,包括《dancing queen》、《money, money, money》等。
abba在全球的销量仅次于披头士,是真正的音乐传奇。两男两女的成员最初是两对夫妻,可是在之后的时间里面却各自离婚,成了最有名的离婚乐队。
可以说他们的歌曲在全球内都有很强的知名度,并且音乐能够跟剧情完美融合。很多人都觉得《妈妈咪呀》是abba乐队的超强mv合集,因为制片人跟创作者完全就是根据音乐量身打造剧情,确保每段歌曲跟舞蹈都恰如其分。
音乐的魅力很大,不过负担也大,几乎每一场表演都需要给abba支付相应的版权费,电影改编也一样,必须得到abba版权代理商的授权才行,否则一切都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