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2)

盛世文豪 木兰竹 1425 字 20天前

没过多久,陈瑞德心中的不喜变成了同情。

张岳刚开始的考校还算中规中矩,范围虽然广了点,好歹在秀才考试的范围内,大约就是一些背诵的内容。

余柏林应答的很轻松。

紧接着,张岳开始考经义,而非单纯书本内容。

对秀才来说可能难了点,但既然余柏林是案首,又听陈磊说,早已在准备乡试,经义对余柏林来说超纲不到哪去。

余柏林应答还算得当。

本以为考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哪知道张岳话锋一转,开始问史事。

余柏林本经为《春秋》,《春秋》也是史,但那是春秋的史。张岳可不只是问这么一点。

还好余柏林为了融入这个历史发展和穿越前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历史上下了很大功夫,几乎把正史都背了下来,野史什么的也看了不少,倒也难不住他。

张岳见这都考不倒,开始问大晖朝各地风俗民情。

陈瑞德自以为回过味来了。感情张岳不是看好余柏林,而是对余柏林有意见吧?这明明是为难人吧?

经义还能说乡试要考,史事也能说文章要用,这各地风俗什么的,一个专注科举的读书人,怎会有精力看这个?

陈瑞德自诩是要干一番实事的读书人,他在入翰林之后,不仅仅是继续钻研学问,对什么律例什么各地情况都研究了一遍。

他虽说想要轮值内阁,也自知没希望留下来。最终还是要外放做官。现在多学点,到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摸黑。

但余柏林现在什么年纪?他在学问上有如此成绩,哪还有心思分给别的?

哪知道余柏林还真的能答出来,答的还非常不错。

余柏林在张岳问地方风俗的时候松了口气。

他来到这个世界没几年,能囫囵吞下这个世界的历史已是不易。当张岳问经义时,余柏林学了一段时日,心里还是有些打鼓。当问到史事时,余柏林只能绞尽脑汁背书,若张岳再多问几句,他铁定答不上来。

他背下正史,但正史关于每个人人物评价才有多少?历史上那么多名人,事迹和作品多如牛毛,有些耳熟能详属于常识,正史上没有但人尽皆知。

这“人”中不包括余柏林。

他即使看过原身一些记忆,也只是生平而已,常识不包括在内。

所幸张岳没有深问。

到了风俗民情地理知识的时候,余柏林终于轻松了。都是一个国家,气候虽因时代不同有所差异,大致上差不多。高中地理是必修课不说,祖国大好山河,除了沙漠中央,余柏林哪里没去逛过?

他世界各地都逛过,何况华国各地?

这个他熟啊,只论自然和习俗,不说具体事物,考不住他。

张岳问完之后本想再问,瞟一眼发现陈瑞德满脸不掩饰的同情之色,顿时要说的话堵在喉咙里。

弄得好像我为难他似的。

咳,好像真的有点像为难啊。

“余秀才名副其实,怪不得方平赞不绝口。”方平是陈磊的字。陈瑞德本来顾忌洪首辅不想管余柏林的事,后因张岳张狂迁怒余柏林。结果张岳“为难”余柏林,反而让陈瑞德对余柏林的负面情绪消散了。

陈瑞德性格有诸多缺点,但也有优点,比如惜才。余柏林现在表现出来的,足以让他产生惜才之意,忍不住就打了圆场,委婉提醒张岳,别为难人了。

以余柏林身份,不可能得罪张岳。想来张岳因为余柏林风头太盛才要为难一二,考了这么久也够了吧。

其实事件并非因余家所起,余家不过牵涉其中,余柏林还早就被余家赶了出来,首辅大人不至于对一小辈盯住不放。陈瑞德心想。就算我收余柏林做弟子,只要说是见才心喜,其他人也说不得什么。

如此良才,哪个人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