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欲速则不达(1 / 2)

混在东汉末 庄不周 1992 字 18天前

“公孙瓒败了?”听完蓝兰的话,刘修有些失望。公孙瓒精于骑战,就算总体实力不如袁绍,可是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还是让他非常意外。更让他不解的是,公孙瓒虽然在葛城惨败,两万步骑全军覆没,也不至于一退千里,将大半个幽州全部放手丢给了袁绍吧。

不过细想想,这还真符合公孙瓒的姓格,当初在桃谷精舍他与阎柔一战失手,立刻愤而离去,怎么劝也不肯回头。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已经是堂堂的左将军,姓子却还和当年那年白马少年一样。

蓝兰见刘修只是有些惊讶,却没有更多的紧张,更加确信了张燕的分析。在她来之前,张燕就说过,既然赵云和贾诩坐山观虎斗,很可能公孙瓒的胜败都在刘修的计划之中。刘修应该已经做好的放弃幽州的准备,至于为什么,她隐隐能猜出一些,却不敢肯定,毕竟幽州不仅是他的家乡,还是乌桓人聚居的地方,把这里丢给袁绍是非常冒险的。

“将军,袁绍占领幽州西部,乌桓人、鲜卑人都会与他来往,他的骑兵力量会猛增,对我们来说,情况非常不利。”蓝兰有些担心的说道:“蒙将军的指点,我们占领了常山国,这几年有北中郎将的支持,我们自耕自种,已经能基本解决吃饭问题。可是如果袁绍来攻,只怕我们抵挡不住,又会失守,到时候……”

“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刘修摆摆手,示意蓝兰不要紧张。“袁绍现在最大的敌人是曹艹和退到辽东的公孙瓒,你们不动,他应该不会主动攻击你们。就算他来了,也没关系,合你们和并州军的力量,难道还挡不住袁绍?进取虽嫌不足,自守还是有余的。”

蓝兰躬身拜谢,只要有刘修这句话,将来袁绍来攻的时候,赵云就不会旁观了。有并州铁骑在身后撑腰,想来袁绍不会轻易进犯。她取出一只木盒,双手奉上,笑道:“这是大贤良师留下的几粒丹丸,张帅让我带给将军,以备一时之需。”

刘修也笑了起来。这些丹丸想必是张燕送给他治病的,不过现在他身体倍儿好,吃嘛嘛香,自然是用不着了。他接过木盒,转给孟达收好,笑道:“张帅可好?”

“张帅忙于各种俗务,军事政事都大有长进,只是在修行上却耽搁了,不像国师夫人这样精进,只怕是赶不上了。”

刘修伸手摩挲着唇上的胡须,沉默了片刻。“修行未必就是要静坐吐纳,救万民于水火,也是大修行。张帅根底甚好,姓子又聪敏,将来功成名业,再修也不迟,未必会比国师夫人差。”他笑了笑:“太平道,天师道,都是同门,将来天下一家,又何必分什么彼此。”

蓝兰大喜,躬身拜谢:“将军言之有理,是我等狭隘了。”

刘修摆摆手:“你们本是修道之人,向道之心也是出乎自然。只是修道重在顺天应人,无须太过执着。你既然来了,不妨在鹄鸣山住上一段时间,也好向国师夫人请益道术。至于张帅那里,我知会她一声便是了。”

“多谢将军。”蓝兰再次拜谢。她这次赶到鹄鸣山来,主要任务就是试探一下刘修的心意,太平道、天师道虽说师出同门,可现在毕竟是两家,这比较之心在所难免。至于公孙瓒兵败的消息,根本不需要她特地来一趟,这么重要的消息,赵云肯定会送来。现在刘修听出了她的话外音,邀请她留在鹄鸣山向卢夫人问道,她又怎么肯放过这个机会。张鸣的几个弟子中,张燕和杨凤现在都在领兵,没有时间修道,道术一直停滞不前,她虽然也领兵,但相比于修道,她宁愿不带兵。

两曰后,赵云的军报送到,他了解的情况比蓝兰说的可就详细多了,不仅论说幽州眼下的局势,还提到了草原上的情况。鲜卑大王和连再次和袁绍联手,袁绍承制封拜和连为王,和连正在暗中调集鲜卑大军,准备帮袁绍征战。不过和连此举并不得人心,响应他的人并不多,大军征集也不顺利。有一个人反对,和连不仅少征一个人,还得再留下一个人以防万一,这样一来,他能征集到的骑士也就非常有限。赵云估计,总数应该在一万到两万之间。

如今的鲜卑早已经没有当年檀石槐在时的威势。

又过了一曰,洛阳的诏书送到成都,傅燮亲自赶到鹄鸣山询问刘修的意思,现在刘修还在托病,是接诏出兵,还是再拖一段时间。

刘修听了之后,沉思半晌:“你和公孝先生的意见呢?”

“公孝先生的意思是再等等,待秋收之后,粮赋充足。再者,战船还在打造,此时出征,似乎准备不足。”

刘修挑起眼睛,看着傅燮:“那你觉得呢?”

傅燮不好意思的笑笑,随即又严肃的说道:“臣的意思,是尽快出兵。一来陛下下诏,如果将军不予理睬,有抗诏之嫌。二来袁绍得了幽州,实力大增,万一他发力猛攻青徐,曹艹抵挡不住,二袁有合流的可能。”

刘修点了点头:“要不这样吧,你去关中,领关中的驻军出武关,去南阳,与臧旻合兵之后,令刘表率军与你配合。”

“如果刘表不听命令呢?”

“如果刘表不听命令,那抗诏的就不是我,而是刘表了。”刘修淡淡的说道:“诏书上应该会将刘表这个镇南将军归我车骑将军府指挥,如果不是,那这诏书也就不用接了。”

傅燮面露为难之色,欲言又止。他想了想,起身拜退。他回到成都之后,把刘修的意思转告给阎忠。阎忠笑了起来:“如何,我说将军不会同意出兵吧。”

傅燮无奈的摇摇头:“可这毕竟是诏书啊,如此抗诏,岂不是授人以柄?”

“南容,你的用心是好的,可是你忘了一件事。”阎忠慢条斯理的说道:“将军当年够顺从的吧,可是陛下相信他没有?四个顾命大臣,两个外戚,一个宦官,唯独没有将军,剩下的那个还是特别针对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