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桑树下,刘备与母亲黄氏对面而坐,手脚飞快的编着草席,年关将近,草席的销量大大增加,他们母子二人已经连续加班加点的干了几天了。
其实刘备在宫里做郎中,虽然不发俸禄,但是刘修给他、毛宗、卢慎三个人都按千石的俸禄标准支给月钱,太后偶尔也有些赏赐,刘备在京城的时候又没什么开销,上次在北疆立功受的赏赐更是一个钱也没花,这次带回来了近二十金,本不需要再这么辛苦,但是他母亲黄氏辛苦惯了,总觉得刘备现在虽然有点钱,但那都是刘修接济他的,并不是他自己真正的俸禄,所以不肯放弃这个生意。她不肯放弃,刘备当然也不能在旁边看着,只好重艹旧业,陪着母亲织起了草席。
开始还有些生疏,不过半天之后,刘备就已经很熟练了。这几年他勤于习武,身体非常强壮,手脚灵活,编起来又快又好,黄氏刚编了一半,他已经又开始编新的一张了。
“阿……玄德啊……”黄氏刚习惯姓的想叫儿子阿备,可是一抬头看到已经比自己足足高一个头的儿子,连忙又改了称呼,像里中其他人一样称他的字。
“阿母,你还是叫我阿备吧,听着舒服。”刘备抬起头笑了笑,手脚却不停,光滑的草茎在他的手下飞舞,如胡姬飞旋的舞裙。
“哦,阿备啊,你马上到城里你老师家里去一趟吧,快过年了,多少也得送点礼。我昨天挑了五张最好的席子,你带过去。”
刘备闷闷应了一声,心里有些不自在。他现在正在愁这件事,过年了,卢植虽然赋闲在家,可是他的威名更甚,如今他的长子是上谷太守,次子是皇太后身边的亲信,弟子中刘修官居卫将军,公孙瓒位居左将军,来往的客人自然而然的会谈到这些,他呢?虽然他和卢慎一样是皇太后身边的亲信,而且在皇太后面前他还更受宠一些,可是谁会把他放在眼里呢?他们谈到的只会是卢氏兄弟,只会是刘修和公孙瓒,而不会有他刘备。
黄氏见刘备兴致不高,有些担心的看了他一眼。知子莫若母,她把刘备从小拉扯到这么大,对他的心思焉能不知。以前的刘备虽然也穷,可是他从来不自卑,他总是很自信,哪怕是面对比他大几岁的孩子,他都敢于跳出来面对。那时候刘修就是跟在他身边的一个打手,刘备只要手一指,刘修就会毫不犹豫的冲出去和对手打架,哪怕是被人打得鼻青眼肿,回去被母亲唐氏骂得狗血淋头,下次还会照干不误。
可是现在那个听刘备指挥的刘修成了卫将军,而刘备却要仰他的羽翼生存,这种反差的确很难让人接受,别的不说,如果宗族里闲聊起来,哪个不是刘修如何如何,有谁还会像当年一样提到刘备?就连最看好刘备的刘子敬现在也不怎么说了。
刘备一样心高气傲,这种反差对他来说太难接受了,回家这一个月,他除了必不可少的去拜访一下族中长辈之外,几乎没有出过门,要不然编席子也不能这么熟练。
黄氏有些心疼的瞟了一眼刘备眉毛中的断痕,想起那在族中长老间流传的传说,忍不住又开了口:“阿备啊,你也二十二了,该成亲了。人家都说,如果能娶个好女人,可以改命的。”
刘备抬起头看看母亲,见她担心的看着自己,心中一暖,便习惯姓的抬起手摸了一下眉毛,笑道:“阿母,你别听他们瞎说,什么改命改命的,都是骗人的。阿修当初打架,不知道伤了多少次,也没见他改个命。我现在其实仕途走得还是蛮顺的,阿修已经跟我说过好几次了,要让我到他身边做官,一去就是都尉,过上两三年,就是校尉了。校尉,知道么,可比阿翁的县令还大呢。”
黄巾不快的垂下了眼睑,继续编着草席:“校尉,还不是个带兵的武人?我倒宁愿你做个县令,也不想你做校尉,要不然当初读书干什么。”
刘备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现在也有些后悔,逼着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还通过了考试,可是现在什么用也没有。想起来,这都是袁家这座大山挡在了他们这样的寒门士子的前面,把他们的出路堵得死死的。
看来要想出仕,不想依靠刘修的话,只有依靠袁家了。刘修虽然在并凉两州说一不二,可是那都是边疆啊,哪能有中原好。可是中原是袁家的地盘,要想在那里做官,必须依附于袁家。
刘备低下头,继续忙碌,可是心里却在琢磨开了。他恨袁家挡了他的路,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他根本不具备和袁家对抗的实力,他同样也不认为刘修有这样的实力。黄巾平定的消息他已经听到了,接下来大概会是什么局面,他心里也有数,袁家的实力进一步膨胀,仅是南阳一郡,就超过刘修掌握的两州的实力总和,刘修在袁家的面前还是不堪一击。
因此,继续对抗下去,前景非常不妙。好在袁隗的夫人马伦是先生卢植的师姊,几次见面,对他的印象还不错。也许,这是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只是这样一来,他就面临着和刘修分道扬镳的决定。
刘备因此很犹豫,刘修这些年对他很照顾,一直把他当亲兄弟一样看待,如果他要投入袁家,那会不会被人说是见利忘义,再回到家乡里,会不会被族里的父老看轻?
刘备抬起头,看着那株亭亭如盖的桑树,想起小时候的豪言壮语,不由得苦笑一声,又摸了摸眉毛。那时候真是无知啊,根本还想不到天下有袁家这样的世族,以为天下人和附近的三邻五舍一样,都不如自己。其实现在他不仅知道天下豪杰众多,而且以前看起来浑浑噩噩的刘修也比他强上几倍,现在再想起那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他只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