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改革和换血(1 / 2)

宽敞明亮的会议室,桌上摆着锦簇花团,与会专家热烈的讨论着,这是在京举行的“养老制度改革:评估与瞻望”内部研讨会,国务院相关课题组,相关各部委专家围绕养老制度改革进行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进入二十一世纪,共和国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时,共和国将是比美国还要老龄化的国家,仅其规模就构成严峻的挑战。2005年,共和国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成年人,仅有16名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会翻番到32%,到2050年会再翻一翻,达到61%。预计到2050年时,将会有3.8亿人口年龄达到和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

“人口的老化将不仅令未来的国内劳动力的重负难以承受,而且未来老年人中相当大的部分将有沦入贫困的危险。”

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程朝伦面色严峻,提到这个话题确实很沉重,老龄大潮滚滚而至,这可能是共和国逐步进入现代社会后遇到的最困难挑战,过去二十多年,国内人口趋势有利于经济增长,支撑了共和国经济惊人的崛起。然而,下一个十年,有利的人口结构将完全逆转。能否成功应对正席卷而来的老龄化浪潮,对共和国未来的繁荣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再迈进一步,迎接人口挑战。我们的退休制度必须建立在防贫底线的基础之上,覆盖国内所有的老年人,无论其是否参加了供款公共养老制度。在这个原则之下,我们要更加倚重有供款的养老金制度,让老年人工作期间的部分积蓄成为其将来的退休收入的来源。”

“现在的课题就是构筑一个保障底线,由政斧的税收支付,保障国内所有老年人最低收入水平,无论其就业或供款记录,我认为这个是养老制度改革的原则。”

“养老制度的中长期目标,就是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制度,向企业看齐,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拉低,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将事业、行政和企业退休职工待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用工制度,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公共部门雇员的终身雇用制。”

唐逸听得微微点头,在国家正酝酿提高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待遇之时就提出将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看齐显然是一步好棋,等新的工资标准出台再消减事业编的退休金则会困难重重。没吃到桃子时才是分配桃子定额的最佳时机。

程朝伦拿起茶杯喝了口水,转头看向唐逸,见唐逸对他微微点头,程朝伦就笑了笑。

会议桌的另一头,一名白发苍苍的学者凑近了麦克风,他是中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木奇教授,也是国务院养老制度改革的课题组成员。

“朝伦的大部分观点都很好,但如果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一刀切’的向企业养老金看齐,那么,我认为,就时机而言,客观上不利于经济复兴。因为,养老保障的作用,在于消除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不稳定的担忧,从而促使人们放心去消费。假如养老保障反使人们有后顾之忧,不敢去消费,那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

“我们的经济正处于近1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要想保持一定的增速并奠定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必须有赖于内需特别是消费的提振。扩大消费还得靠所谓的中产阶层。在新工资标准出台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会是中产阶层的主体部分之一。”

“如果说到社会公平问题,只裁减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我认为同样是一种不公平。”

李木奇教授言辞不怎么激烈,但他的话语很有份量,就算在国务院课题研究组,大家也都要尊称他一声“李老”。

程朝伦面对这位社会学权威却是很坦然,微笑道:“李老,我前面也讲了,养老制度的中长远目标是缩小行政、事业、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而不是拉低大家的生活水平,我要说的是,还有农民,农村养老工作,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至于您认为将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的养老金看齐会压制新兴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我不这么看,三千万事业职工,不错,是不容忽视的消费力量,但同样,这三千万职工带给我们的财政压力是巨大的,事业职工人数是公务员的4.5倍,占全国供养人数的80%,如果按新工资标准发放养老金,我们各级财政部门将会不堪重负,现在出台新养老标准比未来进行修改阻力要小很多。”

“事业、行政的养老金制度都要改革,但要一步一步来,抓大放小,缓和各种矛盾,不能为了扩大内需人为的培植特权中产阶层,三千万,在全国十几亿人口里占几个百分比?扩大中产阶层,不是要拿国家的财政去刻意制造。”

李木奇喝了口茶,微笑看着程朝伦,说道:“你的中长期目标太笼统,大多数人还是只看眼前嘛,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能仅从减轻财政负担的角度考虑,降低事业单位养老金,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向低水平看齐,从而大幅度降低现有人员的养老标准。这有违建立社保的目的,也会引起人们对改革正当姓的质疑,不利于养老保险改革的推进。我们现在在逐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今后还应继续提高,直到最终缩小与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养老标准差别,这个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唐逸喝着茶水微微点头,李老和程朝伦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程朝伦和李老的争论只是小插曲,大多数与会专家都是依次序论述自己的观点,很多专家都准备了自己的学术报告,毕竟这次内部研讨会意义非比寻常,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国务院劳动保障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石寓言亲自参加并听取会议讨论,可以说这次会议对共和国养老制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几名专家学者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曙光教授则很重点的讲了讲财政的压力,讲了讲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缺口,几十年后,那将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唐逸没怎么参加讨论,只是将自己写的千来字的分析农村养老制度的文章照本宣科念了一遍,不过在唐逸发言时,大家都很认真的听,很想知道这位炙手可热的年青高官对一些争议比较大的改革到底是怎么一种观点。

在唐逸略微低沉又带有一丝说不清的穿透力的声音在会议室响起的时候,石副总理也放下了手里的文件,很专注的听着唐逸的论点。

会议结束时是下午三点多,仅仅一次研讨会自然不会有什么定论,但总体上,与会人员能感觉出国家改革养老制度的大方向,平衡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会议中心是一座银白色建筑,气势恢宏。

唐逸和程朝伦边走下会议中心前宽阔的台阶边交换意见,台阶两旁,苍松翠柏随风轻摆。

“唐主任,石总理的车。”程朝伦微笑提醒唐逸,唐逸转头看去,才发现几辆黑色奥迪停在台阶下,在阳光下锃亮锃亮的。

石副总理站在车边,在和人讲电话,挂了电话,回头看到了唐逸,微笑对唐逸招手,“一起走吧,我也去你们委里。”

唐逸笑着点点头,侧头和程朝伦说了几句什么,快步走向奥迪。

程朝伦看着唐逸和石副总理坐进奥迪,一辆辆小车缓缓驶离,微微一笑,走向后面驶来的桑塔纳。

奥迪异常平稳的行驶着,车内有淡淡的檀香,石副总理拿出烟递给唐逸一颗,是过滤嘴加长的小熊猫,唐逸笑着摆摆手,“石总理,我准备戒烟呢。”唐逸知道石副总理是不大喜欢吸烟的。

石副总理笑了笑,“戒烟好,戒烟好嘛。”顺手将烟收了起来。

“你那篇文章意犹未尽啊。”石总理微笑看着唐逸。

唐逸笑道:“提纲式的东西而已,养老制度改革,对我们是个新挑战啊!”

石总理微微点头,叹口气道:“在外界看,是权力和利益的博弈,有这么简单就好喽。”说着话看了眼窗外,终于忍不住拿出烟,点了一颗,似乎有些烦闷。

深深吸了口烟,石总理道:“从九零初我们就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了,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是因为某些城市在旧体制中有利益的机构和个人的阻挠和反对。”

唐逸默默听着,他知道,石总理乃至整个学院体系都是很想解决一些社会顽疾的,但改革是何其难?京城发出去的政令,到了地方上很容易就变了味道,到了县乡一级,很多利益圈子自有一套解读中央政策的方式,就算近在眼前的京城班子,不也曾经抵触过国务院文件吗?

“我们还需要偿还曾为国有资产的存量积累做出过贡献、又往往在经济改革利益重组过程中受到某些利益损失的老职工的这笔欠账,唐逸,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考虑的?”石副总理抽了几口烟,就掐灭了烟蒂,转头看向唐逸。

唐逸不假思索的道:“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拖,不能只讲财政压力,这是一个关乎数以亿计的老职工的基本权益和政斧的政治信誉的重大问题。”

石副总理微微点头,唐逸又笑了笑,“这都是改革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还是最小化最富裕阶层和最贫困阶层,最大化中层富裕阶层,我们的中产阶级什么时候成为了社会主体,才能宣布我们的改革真正获得了成功。”

石副总理就笑了,私下谈话里,唐逸果然如同传闻的一样话锋犀利,和研讨会上那个字正腔圆作报告的年轻官员不可同曰而语。

拍了拍唐逸的肩膀,石副总理微笑不语。

……

虽然是冬季,但周六的妙山公园游客仍然熙熙攘攘,冰封的湖面一片银白,妙山树叶凋零,常青树木点缀其间,为妙山的萧索添了一丝生机。

在冰湖之侧,妙山之畔,一座古香古色的园林式别墅异常显眼,来到妙山公园的游客都不免会议论下公园中几座神秘别墅的主人到底是谁。

而此刻别墅气派豪华的客厅中,唐逸正笑呵呵与水利部专家武老以及川南省常务副省长吕凯闲聊。

吕凯是因为水利项目来京的,当初中央调查组下川南的时候武老和吕凯有过几次深入的接触,武老对吕凯印象也很好,吕凯来京,自然要去看望一下水利部中影响力很大的武老,谁知道武老却是提议和唐逸一起吃个饭,吕凯也只能答应下来。

唐逸接到武老电话,就从华大“溜”了出来,和武老、吕凯等在燕京饭店用过餐,又领他俩来到妙山别墅品茶。

吕凯虽然情知在外人看来自己与唐逸未免越走越近,尤其是和自己一起来京的水利干部都听到武老说去和唐逸吃饭,这个消息现在怕是已经传遍了川南,但没办法,武老姓子耿直,总不能和武老吃饭就有时间,加了唐逸自己就没时间,未免太过刻意。

武老是有些想唐逸了,虽然在调查组相处时间不长,但唐逸无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利落的工作作风,独到的视角和思维能力,都令武老对唐逸颇有好感,有了吕凯这个因子,武老就径自杀上了门。

“唐主任,最近你们在忙养老制度改革是吧?你又贡献了不少好点子吧?”武老品了口茶,齿颊留香,心情舒畅的很。

唐逸笑道:“我哪有什么点子?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我可是战战兢兢呢。”

“谦虚不是?”武老笑起来,“你呀,太谦虚。”

吕凯听着两人谈笑风生,只是默默品着茶,清香怡人,唐逸的茶倒是极好,就好像他这个人,相处起来很愉快,令人如浴春风。

“吕省长,小北湖水库重新招标了吧?”唐逸侧头看向了吕凯。

吕凯微笑点头,“惠来亲自负责的,不会出什么纰漏。”惠来就是川南省水利厅厅长戴惠来,是图江干部,而图江市,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吕凯的大本营,他事业的第一次飞跃就是在图江。

刚刚吃饭的时候,戴惠来也在场,讲话都很到位,引起了唐逸的注意,吕凯提他,就知道唐逸记得这个人。

果然唐逸微笑点头,“惠来,很稳重啊。”

吕凯心里也有些无奈,图江市市委书记张金祥、国土资源厅厅长季振国这些和自己特别亲密的干部都曾经提议要自己来燕京时看望一下唐逸,本来自己是没有这个打算的,再低调,也要提防隔墙有耳,何况唐逸是那么好应付的?只怕自己看他第二天消息就会传遍川南。

谁知道事情往往就这么出人意表,来京后莫名其妙就变成了自己和唐逸高调会面,而与自己一起来京的戴惠来在宴席上更是隐隐帮自己向唐逸靠拢,令吕凯也无可奈何,因为吕凯知道,川南现在局势是多么微妙,图江干部都很艰难,最近更有传闻图江班子可能会有变动,也不怨振国、金祥等人产生新的想法。

喝了口茶水,吕凯神思有些恍惚。

唐逸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当听到唐逸那声笑呵呵的“二叔”,吕凯心里就轻轻叹口气,一些人无时无刻接触的都是共和国最上层的架构,幼年的熏陶加上后天的努力,也不怪年纪轻轻就这般耀眼。

“小逸啊,郭书记刚刚和我沟通了一下,准备调岭南的夏书记进江南,你觉得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于派系内的事唐万东渐渐和唐逸说的多了起来。

唐逸站起身,走到了窗边,微笑道:“夏书记年纪大了,江南水深啊!”

江南的反腐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此举自不免引起唐派某些重要干部的不满,但唐逸坚信,给江南一个健康的环境,比所谓的“稳定团结”要重要的多,一味的追求稳定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大厦崩塌,就好像前世。

而郭书记和江南一些顽固势力的博弈也牵动了唐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