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内部的矛盾中华军这边虽然知道的不是那么详细,但是这种事情很容易就能侦察到,所以项玉也打算从这上面做一点文章。
后世很多人评论明朝的灭亡的时候,都会对崇祯皇帝斩杀袁崇焕感到惋惜,认为当时有能力阻挡满清铁骑的大将就只有袁崇焕一人了,而皇帝居然听信谗言加之受到了满清人的离间之计,将自己的国之栋梁给杀害了,这才导致关外的局势越来越糜烂,最后使得明王朝灭亡了。
不过袁崇焕虽然文韬武略都很出色,但是他却犯了好几个大忌,第一就是军权过大,自古君王担忧手底下的将领兵权过大,容易导致黄袍加身的事情发生,而袁崇焕执掌边关精锐部队,可以说是大明朝实力最强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实力比皇帝好要大,崇祯自然容不下他。
第二个就是他在任上擅杀大将,在杀死毛文龙之前他居然没有跟皇帝写过一份奏折,透露一点风声,虽说毛文龙确实有很多罪行,但是他毕竟是朝廷的辽东总兵,袁崇焕将他杀死之后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用心,一些人甚至弹劾他在军中独揽大权,图谋不善,这让崇祯皇帝心里十分怀疑。
第三个就是救援不利,因为袁崇焕在关外主张修建坚固的城堡来防御清军的袭击,而因为明军不善于野战,而善于守城,所以在防御清军的进攻的时候缺乏灵活性,皇太极是何等人物,见到明军防守稳固攻之难下,于是立刻发挥自己骑兵机动力强的优点,绕过了明军修建的一系列堡垒,从蒙古借道进攻京师,这使得朝廷震动,皇帝震惊,这个时候很容易就想到是袁崇焕故意将清军放进来的,毕竟七八万的清军又不是一两千,来来去去这么大的动作,而且还是绕了一个大圈,你身为边关大将,走直线路径回援甚至都没别人快,这分明是想致我于死地啊!
结合这三点,袁崇焕被杀一点都不怨。
既然袁崇焕能被杀,那么远比袁崇焕飞扬拨扈、大权独揽的鳌拜是不是也会落得如此的下场?
项玉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来对付他。这个时候虽然鳌拜已经不怎么听取朝廷的号令了,不过因为他的军队人数过多,所以仅江苏河南这两地的资源显然是没办法支撑得了的,所以大军的很大一部分物资供应都是要由朝廷调配,不过这些物资的运输线路都是走的陆路,中华军没办法威胁到他们,但是项玉却想让清廷自己主动的切断这条补给线,这样的话即便是鳌拜再能守,没了粮食他的军队一样要不战自溃。
ps:刚刚不好意思,发错了一章,把394章发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