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2 / 2)

凤行 假面的盛宴 2390 字 10天前

看着双目灼灼地盯视着自己的孟新阳,罗知县知道自己这是掉进别人的陷阱里了。恐怕军粮被劫是假,拉着他意图遮掩也是假,有人想要钦差的命才是真。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已经被逼上梁山,恐怕就算他不答应,也会有人逼着他答应,甚至是直接要了他命,日后还要对他进行栽赃。

罗知县不敢泄露分毫,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就这么办了!”

*

等罗知县命心腹带人去大牢处理那些村民,才发现事情有些脱出掌控。

钦差竟留了人提审那些村民。

他的心腹办事不利,被那些钦差的亲兵察觉出不对,竟索性将整个大牢控制了起来,大门也从里面关上了。

这县衙大牢本就是关押犯人的地方,为了防止犯人逃脱,建得是易守难攻。拢共就只有一扇大门,一旦从里面关上,想要攻开极为困难。

万般无奈之下,罗知县只能命人守在外面,先去追赶已经出城的钦差。

另一头,魏王等人看似走得急,等出了城后就放慢了速度。

王程不过是个读书人,考中秀才后托人进了太原府衙做一名小吏。他寻常出入都是坐车,倒也会骑马,但哪骑马赶过这么远的路,还是一路疾行。昨天到阳曲县后,感觉两条腿都废了,大腿内侧也被磨烂了。

不过到底是年轻人,昨晚上了药后,经过一夜的休息,今日感觉好多了。

见钦差又要出行,他勉勉强强也能跟随,此番上了路,他还担忧自己不够利索,拖慢了钦差的行程,心里又想那阳曲县知县和商人孟新阳编天书之事,心里是万般心绪上心头,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事情很不简单。

恍过神来,又见钦差一行人犹如出城踏青,颇有一番悠闲之态,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霍侍卫,这…怎么走得这么慢?”

这一路上,王程也跟魏王手下的侍卫们算是熟了,尤其是侍卫头子霍五,也能说上几句话。

霍五瞥了他一眼,嘴里懒洋洋地衔着一根草:“昨天赶了那么久的路,大家都还没歇过来,走慢点好,急什么。”

王程一阵陪笑,也连连道走慢点好。

正说着,身后疾行来一个队伍,竟是那罗知县带着一众衙役赶来了。

罗知县坐在骡车上,面露痛苦之色,待车停下后,也顾不得自己快被颠断的老腰,连滚带爬从车上翻了下来。

“钦差大人即是查案,诸位又人生地不熟,还是下官陪同前往的好。”

魏王勒紧缰绳,没有说话。

那有着一把长须的师爷建议道:“大人,这罗大人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不如就让他跟着一同前去,也免得我们走错了路。”

“是极,是极,这阳曲县内山路极多,没人带路恐怕会走错,还是由下官为大人引路。”

就这样,一行人再度上路。

罗哲安是文官,不会骑马,就还是坐他的骡车。只他一人坐车到底是有些尴尬,霍五索性让王程进去陪坐。

车中两人,一个心怀鬼胎,一个暗自提防忐忑不安,倒也相处融洽。

阳兴寨村离县城大约有大半日的路程,若是骑马一个半时辰也就到了,可因为罗哲安是坐了车,不免就耽误了行程。

就让他们这么走着,竟走到傍晚才到。

第140章

寒风如刀, 天阴沉沉的, 仿佛顷刻就要塌下来。

立在村头,就见这座村子并不大,大多都是茅草顶的土坯房子, 影影绰绰有一二十户的样子。明明已是傍晚,也不见炊烟,安静得吓人。

罗知县从马车上爬下来,来到魏王的马前,语气有些同情道:“这村里拢共没几户人家, 因为这场事, 男丁都被抓了, 恐怕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这是在解释为何村子如此安静?

魏王也没多说什么, 扬了扬手,一行人往村里行去。

大抵是村里刚经过一场动乱,村道上几乎没有人行走,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但若认真观察, 还是能发现窗后有人偷窥,大抵是想看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

择了村里唯一的一座砖瓦房停下,这是里正家的房子。眼见天色已晚,又似乎要下雪,还是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说。

罗知县遣了衙役进去叫人,一阵呼喊后,从屋里走出来个中年农妇。

问过之后才知道, 原来里正也被抓走了,家中老人因儿子被抓受惊卧病在床,下面的孩子又都年幼,只能妇道人家出来支应。

这农妇倒是叫出来个男童,年纪也不大,才八九岁的模样。

男童似有不愿,看罗知县和那些衙役们的眼里含着倔强,那中年农妇将他一把扯过来,推到灶房里去了。自己偏着脸说去造饭,跟着也进了灶房。

罗知县一脸干笑,眼中厉芒闪烁:“乡下妇人不懂事,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望大人体谅。”

说着,他踢了身边的衙役一脚,让他去帮忙安顿,千万别怠慢了钦差。

堂屋一共三间,本来有一间住着老人,几个衙役手搭手要把老人挪出来。那老人瘦得皮包骨头,被人强拖下炕。

所有人都皱眉看着。

王程欲言又止,魏王冷斥:“你们这是做什么?!”

罗知县跑过来,也连连呼喝说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