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翠云楼之后,杨丹心等三人按照预定的方案早早地入睡了,由于抛开了所有的恩恩怨怨,三人都感觉睡得特别的香甜,一觉醒来的时候,天空的启明星已经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之上,透过花窗,远远望去,是那么的明亮,配上那露出了鱼肚白的天空,让人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到来。
时间的紧迫,不得不使杨丹心等三人作出尽快的决断,毫不犹豫地起身背上包袱和干粮西出西安,上了离开西安的道路。
这是一条“丝绸之路”的东段,通往河西走廊起点的道路,经过几天的奔波,来到了逢义山。
这逢义山属于六盘山脉,山基以紫色砂岩、砂烁岩及页岩组成,远远望去,峰峦叠嶂,怪石嶙峋,山中流水,风景秀丽。
“景云寺”就位于这逢义山山峰之上,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唐王朝曾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在宋代,这里又是怀得军驻地平夏城的险要关隘。
这“景云寺”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寺,石窟寺简称石窟,依山开凿建造的佛教寺院,起源于天竺,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和弟子们坐禅说法的场所,也被称为“石室”,约在东汉以后随佛教经西域传入,北魏至隋唐为兴盛期,各地开凿大量新窟,唐朝以后渐衰,建筑形式分为中心柱和无中心柱两种,在河畔山崖或石壁上开凿出来的佛教寺院或僧舍,其内或雕刻或泥塑佛像,顶部和四壁敷以泥胎后绘画或雕刻。
“景云寺”始建于北魏,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朝代的继续营造修缮,成为了“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佛寺,也叫“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意为“宝山”,据佛经《时轮经》记载,地球是由风、火、水、土、空五种本原物质和七金山、须弥山等构成的。世界之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再其上为金轮。在藏族古老的苯教创世说中,有位名叫南喀东丹曲格的国王拥有地、水、火、风、空五种本原物质,法师将它们收集起来,放入体内,轻轻地哈气,吹起了风,当风以光轮的形式旋转起来的时候就出现了火,火越吹越旺,火的热气和带有凉意的风产生了露(水),在露珠上出现了微粒,这些微粒反过来又被风吹落,堆积起来形成了山,这就是须弥山。
这“景云寺”坐落在这逢义山(又叫须弥山)上,拥有一百五十多座石窟,分布在绵延四里多的八座山峰之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自南而北有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窟、黑石沟等八区。
最引人注目的是逢义山入口处的弥勒大坐佛,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留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看上去十分的壮观。
站在大佛的脚下,眼前似有云雾缭绕,耳畔隐听山泉叮咚,山、石、雾、松组成了这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山水画卷。
子孙宫是“景云寺”北魏石窟群,多是一丈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石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
而圆光寺、相国寺则是北周石窟群,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龛形雕饰华丽,还有一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十分宽大,是“景云寺”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三尊坐佛,雄伟壮观,是北周佛像中最罕见的杰作。
相国寺以北,分布着隋唐时的石窟,数量最多,一般一丈五尺见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成铺的造像配置坛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不另开龛。
桃花洞是一座大窟,主室内有近两丈高的中心柱,柱的四面和壁面开的是大龛,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自从西行踏出西安,到达这“景云寺”的时候,就如从四川的广元到西安之时,使杨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倍感辛劳,只不过没有出川之路那么惊险,但到达这里之时依然是人困马乏了。
此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秋阳高高地挂在了天空,余威也崭露头角,那泛白的阳光洒在了大地之上,也洒在了这“逢义山”的每一个山峰之上,热气随之升腾。
杨丹心等三人在大佛楼下面的山脚下停下了马来,每人的脸上不但都挂起了汗滴,而且风尘仆仆,被扬起的灰尘将一张张脸糊得花里古稀的,仰望着大佛楼那弥勒大座佛,三人都虔诚合十,心中默默地向佛祖祷告,祈求着佛祖的保佑。
这时,从那大佛楼前拜佛的几个人中走出一人,向山下走来,那打扮,完完全全是一个僧人,宽大的僧袍裹着那瘦削的身躯,不干不净的脸上虽然也留有汗迹,却掩不住那一双精芒四射而又机灵的眸子,只是头顶之上少了戒疤,不过却一眼能看出来这僧人打扮之人的年龄并不大,充其量不过二十来岁。
那人下得大佛楼来,来到了杨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的跟前,单掌在胸前一竖,并向杨丹心等三人每人鞠躬一次,表现出十分的虔诚:“阿弥陀佛!三位施主,贫僧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