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节(2 / 2)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2908 字 2个月前

老生常谈以外,“叫挖防空洞。”

不光是开会说,如今报纸上广播上,天天都是这事:防空洞,防空壕。

还专门成立了防空领导小组,从中央到地方,一级一级的,非常分明。

厂里要挖防空洞,村里也要挖防空洞,可如今偏又是生产任务紧,又赶上很快秋收了,人手就骤然紧张起来。

清闲了这一段时间的林雨桐被计寒梅抓住了,叫她作为妇女主任动员妇女同志们,组建一个三八行动队,“可以跟男同志搞搞竞赛嘛。不是我说你,你看看你,就过你的小日子,一点觉悟都没有。”

我没觉悟,你可以不用找我的嘛,“我都多大年纪了。”以前还有苗大嫂这些人,可她们如今也都属于年龄不小的那一拨,再想跟年轻的时候一样,做个铁姑娘,那是不能了!她就说:“我的计主任啊,干部梯队建设很重要,不要总指靠这些老骨头……”

计寒梅就看她:“你也知道干部梯队很重要。那我为啥找你,你更该知道!快!别给我偷懒!”

这不是偷懒不偷懒的事。

但不管是什么事,人家计寒梅又不听。于是,都已经当了奶奶的林雨桐吆喝上人,扛上铁锹,跟着大溜,挖防空洞去了。

四爷不用去吗?

那是不可能的,都得去!

但林雨桐也没折腾什么三八行动队,她的说法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听从领导小组的指挥,一起干吧。

这么多人不可能拥堵在一起。

这防空洞呈十六个方向的洞口,最后汇聚到一点来。

家里朝阳跟着师傅下车间了,四爷和林雨桐带着骄阳,没错,骄阳不去学校了,学校给放假,叫帮忙挖防空洞。

怎么挖呢?主要是得把土方给移出来吧。架子车根本就摆布不开,只能用筐子把土给运出来。

荆条编制的筐子,一个筐子至少能装百十斤土,抱是抱不动的,只能是给筐子的边上绑上绳子,然后跟拉着似的,拉着筐子出去。试想想,车带着轱辘的,这玩意可没轱辘,地面也是土坡,不是光滑的面,这拉起来得多费劲。

赵平两口子年纪都不小了,还在工地上卖命的干呢,四爷和林雨桐咋可能歇着。

两人一个框,往出拖。骄阳跟其他孩子一样,在后面推。可孩子的劲,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两人不叫孩子跟进去,只叫她在外面的树下等着,然后她帮着往坡上推,等上去之后,把土撞到卡车上了,再叫孩子坐在筐子里,两口子拉着孩子下去。

这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有意思的事。蹲在筐子里父母拉着,哪怕满身都沾的是土,她也乐意。

对于别人来说,真的,这活可不轻。但对于林雨桐来说,也还好吧。这虎妞的力气本来就大,这百十来斤真不叫啥。于是,四爷很快就发现不对了。

别人家两口子拉一个筐子,那就是给筐子上绑上两条绳子,两人并排而行,力朝一个方向用,这就拉动了。可四爷前几趟拉的特别轻松。他几乎是感觉不到重量的。等回头的时候,就见桐桐再她的身后,一手拽着肩头的绳子,一手拽着伸手的绳子,还将绳子在手腕上绕了一下,然后所有的重量她一个人全担着了,他的肩头就是挂着一段绳子而已。

然后四爷不干了,他给又绑了一道绳子,两人一块拉,这总行了吧。

可这也不行啊,两人的力气不一样大,林雨桐这边劲大,然后她这边一拽,筐子就歪了,差点把里面的土都给拉扯的倒出来。惹的过来过去的人跟着笑的不行。

为了照顾四爷的自尊心,林雨桐放缓一下。两人拉这点东西,是真不怎么费力的。

于是,大家的日子都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体累的,心却闲下来了。

回家洗了一身的尘土,然后狠狠的吃上两大晚饭,晚上往床上一躺,转眼鼾声如雷。

林雨桐就觉得:如今这样的日子就很好,累了好,累了就不用东想西想了。想的少了,痛苦就少了。

其实对于四爷和林雨桐来说,累一点无所谓的。可真是舍不得孩子。

比如丹阳,试验站秋收了,偏秋里隔两天一场雨的,秋收得抓紧。这就算了,像是她们这样的,也有挖防空洞的任务的。

下雨的时候收不成庄稼,这些孩子去就挖防空壕。

土本来就是重,这下雨的时候湿土加上泥泞的路,这得更重。而且,大队跟厂里还不一样,厂里还有卡车可以把土拉远一点倾倒,但是村里不行!他们没那个工具。唯一一辆拖拉机,还舍不得用油。骡子倒是用,但这不是有限吗?所以,都得自己来干。

端阳开始没在防空小组,后来一看这不行,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把另一个给挤下去了,他进了小组之后,给丹阳分配活的时候,就长心眼了。

叫丹阳跟人家配合着用架子车往外运土。她只要在后面帮着推就行了。其实运土的方向,全程都小慢坡路,她站在后面帮着压车的时候倒是多些。等回来推的也是空车。

今儿正冒着细雨运土呢,远远看见俩骑着自行车的人过来,她多看了一眼,没想到还真是个认识的。

想打招呼吧,才想起还不知道人家的名字。

但这人却知道她的名字:“丹阳!”

方继明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然后把自己车往边上一靠,替丹阳推车,“你推自行车去。”

丹阳看他这样,也没推辞,两句话的工夫人家都走远了。好容易赶上去问说:“咋又来了?”

方继明就笑:“我是下来蹲点的。”

丹阳就不好意思的笑:“还不知道你在哪里高就呢?”

“高就什么啊?”方继明摇头:“b大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工作分配到区里的文化局。如今文化局嘛,情况你想来也听说了。我自己申请的下乡蹲点,这次流转流转到三林屯大队了……”

丹阳这才了然:“怪不得对发簪有兴趣呢。”

方继明就笑:“如今这爱好可不能叫人知道的。我也得谢谢你,没说出去。”

丹阳失笑:“我就是想说出去,也得知道你是谁啊。”

方继明愣了一下,有些尴尬:“方继明!正确的革命方向的方,继往开来的继,明天的明。”

“林丹阳。”丹阳自报家门,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互通姓名是正常的社交。

两人说说笑笑的,路过他们的林朝英就说丹阳:“干革命全凭觉悟,林丹阳,这话可对!”

这是说丹阳偷懒,没有革命的觉悟。